小组事工 (选修科)
18世纪约翰卫斯理有鉴英国基层社会普罗大众对福音的迫切需要,毅然摆脱当时仍深受天主教影响的教会格式,以亲民态度宣教并建立教会;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便是采用小组组织法。当时其小组策略非常成功,对卫理公会以后的建立与发展,至为重要。
约翰卫斯理强调基督徒圣洁的生活,包括认罪与悔改,称义与宽恕,内心和生活的圣洁,并活出圣灵所结的果子。上帝喜悦祂的儿女-我们相亲相爱,彼此关怀代祷,义无反顾地成为彼此的守望者(问责Accountability)。
小组冠以「细胞」,乃要指出小组是个有机体(organism),是有生命的、他能生长、能繁殖并且有生命周期的变化,如同生物细胞,因此称为「细胞小组」。
今日教会若认真的去了解并应用小组动力,教会势必在质与量上,不住的健壮增长。根据使徒行传初期教会的聚会(徒2:42-47),所描述的教会生活情况,具备了小组的四大要素:1.崇拜赞美,2.彼此建立,3.团契相交,4.传递异象。
深信大家都会同意小组不只是聚会,乃是生命影响生命的空间机会。组员互为基督肢体,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真理,尽力去实践彼此相爱、彼此相顾、彼此服待、彼此接纳、彼此认罪、彼此包容、彼此饶恕、彼此教导、彼此劝戒、彼此劝慰、彼此代祷、彼此同心、彼此担当的生活(问责Accountability)。唯有如此,才能促进我们更新生命Renewing Life,为主发光作盐。
讲师: 尤秋松牧师
日期: 24-25/4/2021
时间: 星期六(8.am-6.30pm) 星期日(12.30pm-5.00pm)
作业:
- 阅读1本指定书籍(25%)。史提夫.革登 Steve Gladen《标竿小组》。香港:証主,2014。
- 编写一篇小组聚会的程序 (25%)。
- 作文500百字左右 (50%). 题目:小组在教会中所扮演的角色.
参考书:
- 史提夫.革登 Steve Gladen《标竿小组》。香港:証主,2014。
- 吴兰玉 《教会小组:小组动力》。香港:福音证主协会证道出版社,1990。
- 吴兰玉 《动力小组面面观》。新加坡:新加坡神学院,2006。
- 亨利克劳徳, 约翰汤森徳 Henry Cloud & John Townsend 《带出健康的小组》。
美国:基石,2007。
- 鄺健雄 《使徒性小组教会》。新加坡:TOUCH Resource Pte Ltd,2000。
24-25 Apr 2021
Online
Rev Yu Chiew Song